姜家马不停蹄的用了一天半时间,把五亩田都收了,速度惊人。

    主力靠的是姜石,林茹一天最多能割一亩多一些,剩下的大部分都是姜石割了。

    他担心有什么变数,天不亮就起来,去到田里天刚好能看见就开始收割,早饭还是林茹过去时一同带过去的,吃了后又继续割。

    其实收割的时候,他已经觉着这次的稻子比以往都扎实厚重,拿在手中的分量明显感觉不一样。

    于是更想赶紧把田里的收完,回去把谷子打出来,晒干,最后上称看看。

    到那时候,他才能真正安心。

    于是紧赶慢赶的,姜家第四天的时候,就已经把家里的十五亩水田给收完了。

    幸好他们的院子还算宽阔,稻子也勉强可以放下。

    而从第一天把稻子收回来开始,沈沉澜也和姜宁一起换了一身破烂一点的衣裳,戴着帽子,脸上围了面巾。

    两人打算把拉回来的谷子先打出来,不然稻子还是湿的,回头放几天可要霉了。

    一家人分头行事,那边收割,这边脱粒,完美配合。

    到第五天的时候,姜石在家就把拉回来的稻子全部给打好了。

    稻草全都堆放到后院去晒干,准备回头做草木灰肥料的时候用。

    前院的平地也都扫了个干净,把湿漉漉的谷粒都平铺着晒,一边晒一边把混在里头的杂草叶子给筛出来。

    每天太阳出来了就开始晒,过一会儿就去把晒的谷子翻个面又继续晒,到晚上太阳下山了,便把谷子用麻袋装起来。

    第一天装的时候数着有三十三袋那么多,可把姜石给吓了一跳。

    按照往年的经验,谷子这种东西,晒得干一点,回头收起来又会少一些。

    不过约摸着也就会少个两三麻袋左右。

    饶是如此,这对于姜石来说已经很多了。

    往年种的早稻,撑死了也只有二十三麻袋,如今施肥只施了五亩,便一下子多了十袋出来。

    姜石心里是止不住的高兴,可每日还是按时按点把谷子都拉出来,把水分给晒干。

    所幸这段时间天公也还算厚道,没有突然下什么大雨。